媒体岭师

当前位置: 首 页 >> 媒体岭师 >> 正文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湛江日报]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

发布日期:2024-08-25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通讯员 龙琪秀      编辑:廖海琪      点击:

原标题链接: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以制度机制为保障,必将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更加法治化、常态化、长效化,凝聚各族人民的强大力量,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一、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的重要意义

有助于在中华民族大团结中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强大合力,有利于加强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确保新时代民族地区各项工作都坚持党的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有利于更好发挥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形成共建美好家园的合力。

有助于在把握“五个突出特性”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为在顺应发展大趋势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强大动力。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是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之源,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动力之源。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有利于传承伟大民族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基因,体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崇高的价值追求,提升中华文明软实力,为世界文明百花园增光添彩。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的基本内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具有独特内涵和内在机理,按其分类来看,主要包括建设机制、保障机制和共同体体系机制。既要坚持一体化建设机制统筹推进,又要完善制度保障机制,还要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体系机制。以法律法规机制为动力保障,以健全宣传教育机制和问题导向机制为着力点。

建设机制。建设机制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所突出的内容和领域,具体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的重点抓手;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问题导向机制,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的重要方法论。两者共同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落细落实落地。

保障机制。当前,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破坏是威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毒瘤,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保障机制。保障机制是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所需要的动力。民族工作法律规范体系机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法治保障。

共同体体系机制。第一,构建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挖掘研究汉文史料,尤其是少数民族留下的历史记述,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发展规律。第二,构建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中国自主的话语体系能够扩大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力,打破某些西方国家对核心概念和话语体系的垄断和霸权。第三,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在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中共同体理论体系,发挥着理论支撑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凝心聚力。

三、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的有效策略

加快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加快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应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一要坚持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党组织要把方向、谋大局,加大宣传教育人才的培养力度,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宣传教育队伍;二是搭建多样化载体平台,充分发挥高校、企业和地方资源特色,针对性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三是充分发挥新媒体新技术优势,多渠道多样化地促进民族团结故事的“软传播”。

建立健全民族工作法律规范体系机制。“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根本遵循。另一方面,要加快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以慎重稳进为基本原则,确保出台全国统一适用的“民族团结促进法”,为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强大合力提供了最大公约数与有效保障。

加强健全中华民族共同体问题导向机制。健全中华民族共同体问题导向机制要重点把握三个维度。首先,善于发现问题意识,明晰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的重大问题。要立足各民族发展的特点,找准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重大基础性和现实性问题。其次,深入研究问题,透析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问题产生的原因。从事关中华民族发展的重大问题出发,促进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国各族人民。最后,长于解决问题,找准解决中华民族共同体现实问题的有效方法。

寸金校区: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寸金路29号;邮政编码:524048
湖光校区: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湛江教育基地教育城四路8号;邮政编码:524088
椹川校区: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椹川大道北89号;邮政编码:524033

电话:0759-3183226

传真:0759-3341440

招生热线:0759-3183211 3183189

邮编:524048

 版权所有©岭南师范学院 | 粤ICP备15053357号 | 粤公网安备  4408020200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