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链接:岭师暑期社会实践:把科技成果“种”在田间地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今年暑假,岭南师范学院组建了200支社会实践队,近5000名学生、300名教师奔赴广大乡村土地。他们走进田间做科研,直播带货促经济,线上线下齐支教,拿起画笔绘乡村,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复兴的“大蓝图”,争做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田间地头做“实”科研
网络直播盘“活”产业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而这离不开科技的创新和运用。
岭师青年针对广东粤西特色农产品产业开展研究,把最新科技传递到田间地头。“南药飘香”社会实践队在湛江市开展了广藿香这一南药资源的相关研究。师生将实验室的组培研究成果运用到农民的道地药材种植之中,提高了藿香种植的成功率。未来,他们希望通过“高校科研团队+镇政府+企业+示范基地”模式,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实现联动效应。“岭先行”社会实践队则实地调研春砂仁种植地,与当地农民签订春砂仁种植协议,将农产品真正转化为产品。
在互联网+农业迸发活力的今天,岭师青年还用网络直播等新渠道为乡村产业振兴插上翅膀。
在“中国南珠第一村”雷州流沙村,“朝阳行”社会实践队开展4场以中国南珠为主题的“电商助农”直播带货。直播总点赞量达21.2万,助力企业增粉2200余人,促进珍珠产品销售近万元,为乡村传统农、海产品的品牌文化传播和增效增收开辟新路径。“莲梦”社会实践队也在湛江市坡头区乾塘荷花世界的直播间里讲活了“荷花是宝”的故事,获得湛江市乡土农业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江梦宇的点赞。

实践队员直播带货讲活“南珠”文化 图/通讯员 陈一辉
云端支教共育新人
美育实践美绘乡村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岭南师范学院以“三下乡”活动为主要平台,以“云支教”行动为有效载体,组织4000多名学生以“结对子”云支教的方式,为乡村青少年提供全方位的公益支教服务。
与此同时,岭南师范学院的66支文化支教队以海岛教育综合改革为切入点,针对基础教育科目制作了1000多份课件和微课视频。此外,“梦•相随”社会实践队的红树林科普微课、“萌芽”社会实践队的防溺水微课等都投放到“云支教”公益云课堂。不同主题视频的制作上传和推广,实现了支教资源的数字化管理、网络化传播,助力乡村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4000多名岭师学子开启暑假云端支教社会实践 图/通讯员 李云鹏
乡村振兴,美美与共。美术与设计学院17支社会实践队在传统中创新,为乡村当地中小学生和留守儿童带来中国水墨画、非遗扎染、传统剪纸、名人画、口罩创意绘画等极具意义的美育课堂,铺开了一张乡村美育助推乡村振兴的画卷。
“青里”社会实践队走进阳西县织篢凤地学校,开展“创意绘画——口罩上的世界”的抗疫课堂。小朋友在口罩上画红花、勾勒东方之龙,用画笔表达出对疫情消散的信心。“优雅乡村行”社会实践队以墙绘的“小美”助力乡村振兴的“大美”;“染色季”实践队教当地村民和孩子们扎染,希望提升人们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

实践队员打造“三维立体灶台”旅游打卡点 图/通讯员 唐瑜蔚
岭南师范学院团委书记林仲彦介绍,多支社会实践队结合专业特色,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实践形式,深入乡村海岛、学校社区、企业工厂开展专业化、精准化社会实践;学院师生共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