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链接:践行伟大建党精神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湛江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雷州青年运河建设史是一部自力更生、百折不挠的奋斗史,也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实践。在新时代,我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伟大建党精神,传承在运河建设中形成的优良品质、宝贵经验和智慧,推动湛江“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高标准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作出贡献。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建设理想
 
  古人云:“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始终成为激励着人们奋勇前行的一种力量。革命理想高于天,精神意志有着改变世界的力量。为了让雷州半岛摆脱长期以来水资源不平衡、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困境,改变“九洲江易涝,南渡河,水系不敷所用”“浸死雷北,旱死雷南”的状况,实现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958年5月15日,湛江地委果断作出《关于兴建雷州青年运河的决定》,进行科学规划和部署,成立“雷州青年运河建设委员会”,湛江专署和各相关县成立“雷州青年运河工程指挥部”。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数十万建设者克服困难、众志成城,确保了鹤地水库和青年运河的有效连接,实现了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正是有了理想信念的支撑,建设者们能够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日食工地,夜住山岗,风吹只当摇羽扇,雨淋免了洗衣裳。大地当床草当席,衣裳为被蓝天做蚊帐”,将“三天一突击,五天大战役”的劳动竞赛当作家常便饭。正是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湛江人民秉持勇于创新、团结奋战的群策群力精神,顾全大局、不计得失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及敢于创新、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等,将人民水利事业办好。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建设实践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在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下,践行初心使命具有源源不竭的动力源泉。在建库开河的过程中,湛江人民展现出了强烈的担当精神和创新实践。面对艰巨的任务和恶劣的环境,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承担起了责任。党员领导干部更是率先垂范,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大家攻坚克难,最终完成了这一伟大的工程。初心和使命激励着无数建设者为了理想信念不怕困难、勇于担当。雷州青年运河的建设,有效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工地党委和工程指挥部建章立制,面对困难时不退缩,做到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廉洁为民。面对资金不足和条件简陋,的现实,在没有大型机械的情况下,建设者们因地制宜大胆创新,采用了多种土木工程技术,如人工挖掘、肩挑背扛等方式,完成大量的土石方开挖与运输工作。建设者们向工具争劳力、向技术抢时间,产生了“杨柑经验”:杨柑营“户户献料”,将自家床板改装为拖车,接着“人人献技”,奇,思妙想如“井喷”。工具改革向杨柑看齐,“学杨柑、赶杨柑、超杨柑”的技术革新蔚然成风。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建设者们采用了分段施工的方法,将整个工程分为多个段落,同时进行施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同时,在各个施工环节中,采用流水作业法,确保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减少施工时,间和成本。在项目现场,形成青年突击队3045个,有9000多个青年突击手。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建设意志
 
  曾子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有着强烈的意志品质,是历史上志士仁人共有的优秀基因。青年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是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当者。国家发展与个人选择,与青年密切相关。雷州青年运河的建设史也是以广大青年为主体的建设者英勇顽强的奋斗史。“排除万,难,艰苦奋斗;大胆想,大胆干,大胆创造发明,提高工作效率...不完成任务,决不收兵!”湛江人民凭借着铁锹、锄头等简陋的工具,用双手和汗水在荒坡野岭上建起鹤地水库,开出运河。这种迎难而上、英勇斗争的精神,体现了建设雷州青年运河的担当精神。在最初规划中,雷州半岛建库开,河由国家投资兴建,因工程浩大,项目要拖后10年。湛江地委决定将公办性质改为民办公助,以“五自”(自筹资金、自找原材料、自带工具、自办工厂、自己培养技术人员)万针,依靠群众勤俭建库。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没有工具,创造工具。建设者们发明了多种简易的运输工具,如手推,车、滑轮等,这些工具在土石方运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湛江人民发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勇于改天换地,成功拦截九洲江,建成集雨面积1440平方公里、总库容11.44亿立方米、被誉为“人造海”的鹤地水库;修筑全长271公里的雷州青年运河,使数百万亩农田喜得滋润,结束了九洲江,中下游及雷州半岛中、北部地区的苦旱历史。在运河开挖过程中,建设者们舍小家、为大家,展现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意志品质。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建设情怀
 
  管子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历史上,为了治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在建库开河的过程中,湛江人民展现出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情怀。他们坚持听党话、跟党走。廉洁自律,杜绝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资金的合理使用。这种廉洁精神不仅体现在个人行,为上,更体现在整个社会的风气之中。雷州青年运河的建设初衷是为了解决雷州半岛的灌溉和干旱问题,造福当地人民。这一工程体现了“人民至上、造福一方”的为民情怀。他们以人民利益为重,通过修建运河,确保了农田的灌溉和人民的生活用水,也传承了互助友爱的文明习俗。在建设过程,中,30多万劳动大军自力更生、日夜奋战,最终完成这一宏伟工程,正所谓“三十万人齐努力,亿干方土起平川,移山造海干秋业,战地天亘古传”(郭沫若题诗)。建设者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环境和条件,体现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建设情怀。60多年来,正是,雷州青年运河的滋养,彻底改变了雷州半岛“十年九旱”的困境,使得沿线稻浪翻滚,呈现丰收喜悦景象。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担负起传承和弘扬优良传统的责任。我们要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为契机,传承雷州青年运河建设中形成的优良精神品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将之转化为战胜前行,道路上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坚强力量,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湛江新篇章作出贡献。
 
  (作者为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