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链接:岭南师范学院“申硕”成功,招收首届硕士研究生
近日,岭南师范学院(下称“岭师”)正式发布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学校拟招收教育、生物与医药、社会工作3个专业学位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这意味着,今年岭师正式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始独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为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2年来,岭师经历7次申硕,曾4次被列为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申硕的发展道路,这是岭师几代人的梦想。”6年前,彼时的岭师主要负责人曾在年度工作会议上这样说道。
如今,几代岭师人的申硕梦终于达成,学校办学层次实现跃升,学科建设、办学水平得到充分肯定。
得偿所愿,岭师走过了怎样的路径?展望未来,学校又将如何培养硕士研究生,为广东和粤西地区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迎难而上的“申硕”之路
对于这所老牌师范院校而言,申硕是一条必经之路,也是一段称得上“艰辛”的道路。
2002年,岭师便开启了申硕历程。
从学校内涵发展来看,硕士层次培养平台更加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引进和留住高层次人才;从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来看,粤西地区急需培养高学历基础教育师资队伍;从湛江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需求来看,高水平师范大学需承担起培养、输送高层次人才的重任。
然而,申硕之路颇为坎坷:2002年、2005年皆因学士学位授权届数不够致申请失败;2008年、2011年、2017年和2020年四次申请也因相关政策调整或基本条件不足而未成。
“面对挫折,岭师人不气馁、不放弃,上下一心、屡败屡战,不断总结经验,一项项补齐短板。”岭师副校长吴涛说。
2021年以来,岭师将“申硕”写进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集全校之力进行冲刺,明确在此期间要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申硕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持续发力。”岭师原党委书记兰艳泽表示,学校反复比照各项严格的审核标准,全方位扬长补短、查漏补缺,稳扎稳打沉淀办学实力。
如今,岭师及所申请的3个硕士学位点各项指标全部高标准超过授权审核条件。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例,目前岭师共有专任教师超1700人,其中博士占比近40%、硕士占比超85%。
在此基础上,岭师持续推进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为申硕和学位点建设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全校150余名硕(博)士导师已携手国内外高校,累计联合培养了400多名研究生。
“回看来路,一路走来,殊为不易。我们相信,未来岭师将会在更高平台上开拓创新,推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兰艳泽说。

硕士点均为三年学制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岭师招生简章显示,今年学校将招收教育、生物与医药、社会工作3个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学制均为三年。
教育硕士招生的研究领域(方向)包括小学教育、学科教学(语文)以及特殊教育。
其中,特殊教育专业构建了“四协同”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本科在校生和毕业生均占全省总数的50%以上,同时建有省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生物与医药硕士则注重科研实践能力,以“校企协同、项目承载”模式面向企业急需开展人才培养。研究领域(方向)包括制药工程、生物技术与工程。
这一专业硕士点将依托省级重点学科和粤西特色生物医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深化产教融合,重点围绕海洋生物制药、生物医疗诊断分析、热带特色农业生物技术、工业微生物技术等方向开展研究,支撑地方特色资源开发利用。

社会工作硕士课程设置上注重专业化与职业化融通,依托多元化平台强化职业素养培育。
值得注意的是,岭师建有“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与湛江市总工会合办了“工会社会工作学院”,同时领办了湛江市尚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下设7个社工站,将提供大量社工服务项目,供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硕士学位点培育将紧密对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行‘合作培养、项目研究、平台实践’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岭师校长阳爱民介绍。

发挥师资培养培训“看家本领”
作为一所拥有120年师范教育历史的老牌师范院校,也是粤西地区唯一一所本科师范院校,岭师此次获批教育硕士点尤显关键。
师资培养培训是岭师的“看家本领”。学校1904年便设立了师范科,现已建立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的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一体化的完备教师教育体系,师范教育实力雄厚。

如今的岭师,是广东尤其是粤西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主力军和“摇篮”——
在校师范生、公费师范生、特教师范生连续多年全省规模最大;
30多年来,累计输送了10余万名合格师资,数以万计的毕业生长期扎根海岛、乡村;
承担所有粤西小学教师、中学语文教师、特殊教育教师省培项目,每年为湛江培训基础教育师资超3000人次,至今培养培训了粤西地区基础教育超70%的教师和校长……
近年来,粤西地区对高学历基础教育师资释放出强烈的需求。据调研,2023年,粤西中小学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比4.08%,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4%、珠三角地区平均水平的5%,教师学历差距大,研究生学历教师缺口多。
从高校力量来看,在此次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审核之前,广东5所本科师范院校中,仅2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且均分布在广州;粤西地区共有3所拥有硕士学位授权的高校,但主要服务海洋、医学、石化等行业。
广东早在2021年就发布《广东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到2035年,粤东西北地区校长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应与珠三角地区大体相当。
如今,岭师获批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点,有助于填补粤西高层次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空缺,为粤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师资保障。
吴涛表示,接下来,学校将以此为支撑,构建高质量师资培养培训体系,不断提升师范院校服务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能力。

瞄准粤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此轮审批中,除了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点,岭师还同时获批社会工作、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硕士点,这是为何?
其实,这与粤西地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需求紧密契合。比如,作为对接新兴产业的新工科,生物与医药是当前的热门新赛道。

此前,广东86%的生物与医药硕士授权点均设在珠三角地区的高校,然而粤西地区拥有数千家生物与医药类企业,对技术创新有着迫切需求,每年需要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超2000人。
庞大的需求之下,岭师无疑承载着粤西地区对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资源激活的高度期待。通过新增生物与医药硕士学位点,将有助于加快填补区域内制药工程、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空白,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社会工作硕士点,则瞄准粤西地区在社会治理方面的需求,培养胜任城乡社区、学校、企业等领域社工服务、督导与管理等岗位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根据《广东省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全省社会工作人才需求15万人,目前缺口约3.5万人,其中粤西地区需求超4000人。同时,粤西地区大量一线社工人员亟须提升学历,民政、信访等系统也急需具有社工硕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
此前,全省9个社会工作硕士点均设在珠三角地区高校,近三年在粤东西北地区工作的社工硕士不足10%。目前,粤西地区对于社会治理领域人才具有强烈需求。
此外,针对海岛渔村治理、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等社会治理中的难点痛点,目前岭师已建立相关科研平台及社会调研基地,将依托社会工作硕士点进一步提升湛江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未来:分梯队推进硕士学位点培育
对于网友“在岭师读研能有更多专业选择”的期待,学校立足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创新驱动发展要求,已明确未来10年的学科专业整体布局:
——做强“新师范”。争取获批数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等一级学科硕士点,并扩展教育硕士学科教学领域。
——做优“新工科”。培育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硕士点。
——做特“新文科”。发力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艺术、翻译等文科专业,争取获得硕士点。

“我们将分梯队培育硕士学位点,统筹资源,优中选优,力争培育点特色和优势更加突出。”阳爱民表示,学校将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建立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大投入,优化办学条件、学科结构以及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科竞争力和研究生教育质量,着力培养造就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为申请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及“改大”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