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岭师

当前位置: 首 页 >> 媒体岭师 >> 正文

[南方+]有你“珍”好——岭师青年突击队深入采访南珠工匠

发布日期:2024-07-19     来源:南方+     作者:通讯员邓安祺 周璇 罗修佩      编辑:廖海琪      点击:

原标题链接:有你“珍”好——岭师青年突击队深入采访南珠工匠

今年暑假期间,岭南师范学院“青衿志”突击队前往湛江市雷州市流沙村,聚焦南珠农文旅产业融合升级主题开展深入调研,与南珠产业链上的农户、工人、企业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也记录下了湛品——南珠璀璨光彩背后的工匠精神。

如同实验室研究员的植核工人

在雷州市覃斗镇流沙村珍珠养殖基地4642平方米的植核厂中,300多名植珠工人正在为珠贝进行着一场场精密的“手术”。见到队员前来调研,正在给珍珠“缝合伤口”的植珠工人李大姐打趣道:“我们也是珍珠培育中很重要的一环呢!”

工人们在植核。

队员们了解到,人工养殖珍珠并不容易,需要经过清理表面、插核、植核等多道工序。随着走访的深入,他们走近植珠工人们的工作台,仔细观察工人们用镊子从桌面上的小盆子里,快速地夹起一粒类似珍珠的白珠子,然后挑起贝肉,将珠子放入珠贝中。“这些白珠子是珍珠么?只要将它们放进贝肉里就可以了吗?一个贝能放几颗?一天能完成多少个贝的植核工作呢?”在工人们精准又快速的操作面前,队员们既感到目不暇接,又无比好奇。

“青衿志”队员采访植核场工人。

通过采访了解到,植核厂的工人们需要将由珍珠粉制成的小圆珠放入到珠贝的特定区域,由此模拟珍珠自然形成的状态,方能促进珍珠的形成,每位工人一天可以完成500-600颗珠贝的植核工作。

工人们在挑选珍珠。

“这就像我们开展摄影任务一样,不是随便一个角度就行,而是要根据对象、场景、光线调节参数、距离、角度等细节。”受到植核工人的启发,宣传组组员陈奕欣说道。为了拍到一张好的照片,她常常会提前一天踩点,了解并熟悉需要拍摄的对象和场景;有时为了捕捉一个精彩的画面,她一守就是一个小时以上。

数十年如一日坚守的育珠人

完成植核的珍珠需要投放到特定海域进行养殖,历时一年以上,才能培育出珍珠。队员们在调研中了解到,珍珠的品质、产量与天气、海水环境等因素是紧密挂钩的,气温在12度到32度之间最为适宜,过冷或过热都不利于珍珠的培育;另外,受地理位置影响,流沙村在夏季容易面临台风等自然灾害,风浪过大,也容易将海中养殖着的珠贝卷走,这就需要有育珠人24小时细心看护。

植核场工人放贝后归来。

彭大叔是有着30余年工作经验的育珠人,再次见到岭师实践队的队员们,他笑着说道:“又见面了!你们今年运气好,能看到珍珠植核的过程。”当问及育贝养贝的知识,彭大叔黝黑的脸上扬起一抹自豪的笑容,“我还是会每天出海去看我的珠贝们,它们就像我的小孩一样,每天看看它们,给它们刷洗一下,清点清点数目,我才安心!”彭大叔说道。

工人将打捞的珠贝运上岸。工人将打捞的珠贝运上岸。

为深入珠贝养殖一线调研,队员们还在清晨跟随育珠人乘上快艇,到达流沙港的育珠海域,亲眼见证珠贝打捞的过程。“平时早上8点上课总会觉得很困。这次出海比8点更早却很精神,也许是因为有目标、有方向吧,我会将这份感受带到以后每一天的学习当中。”谈及出海的感受,队员曹希表示。

心怀热爱的兴乡青年

突击队还采访了实践基地——广东尊鼎珍珠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何德边先生。

据悉,何德边先生是土生土长的雷州人,他在15岁时就掌握了珍珠养殖的所有工序,18岁时,怀揣着“把家乡的珍珠卖向全国的梦想”走上了珍珠的创业路。2016年底,他响应祖国的号召,毅然回乡创业,在家乡斥资6000多万元建立雷州市流沙珍珠孵化养殖加工一体化产业基地项目,他还曾免费为农户发放贝苗达18亿多粒,价值超360万元。

队员们采访尊鼎珍珠董事长何德边。

“小珍珠,大梦想。这是我的梦想,也是流沙村数辈珠民们的梦想。能回到家乡实现梦想,这是我最自豪的事!”提起回乡创办珍珠产业最大的感触,何德边先生说道。

队员们进行出海直播。

这份初心,与坚持下乡返乡兴乡的青年们是如此相似。黄文婷是“青衿志”突击队调研组的组长,今年6月,领到本科毕业证的她立即加入了“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我在大一、大二时曾下乡支教,大三时由于学业繁忙未能下乡,但心里一直记着这件事。我跟老师说,有需要就叫我,我马上到!”黄文婷说道。

青年大学生与南珠匠人的相遇,也是匠心与匠心的互鉴、初心与初心的对话,是时光与时光的交集,愿他们的来日,也能成长为今天心中敬佩的模样。

寸金校区: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寸金路29号;邮政编码:524048
湖光校区: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湛江教育基地教育城四路8号;邮政编码:524088
椹川校区: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椹川大道北89号;邮政编码:524033

电话:0759-3183226

传真:0759-3341440

招生热线:0759-3183211 3183189

邮编:524048

 版权所有©岭南师范学院 | 粤ICP备15053357号 | 粤公网安备  4408020200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