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链接:党建引领,校地结对,岭师汇聚社区治理“青春动能”
大学生社会实践如何切实服务社区?4月9日,岭南师范学院与湛江市赤坎区携手启动“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暨赤坎区“志愿之城”“慈善之城”项目展示交流活动。该活动计划进一步引领青年学生广泛参与社区建设与基层治理,促进青年成长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在岭南师范学院的启动仪式现场,首批遴选的赤坎区8个街道18个村(社区),与岭南师院18个二级学院结对共建。岭师党委副书记黄达海、团湛江市委书记谭凌、赤坎区委副书记韩伟雄依次向结对的村(社区)和学院颁发了“大学生社区实践服务站”牌匾。
在中华街道南方社区兆福苑小区的活动现场,设置了12个社区服务项目展示摊位,居民踊跃参与运动康复、防溺急救、科普宣讲、非遗扎染、劳动教育等特色服务,大学生们自发展演节目,以生动活泼的小剧场宣传普及反家暴和反欺凌法律知识。在看到服务项目受到社区居民的点赞和欢迎时,校、区主要领导都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社区管理和居民需求急难愁盼问题,将科学研究写在基层一线,将青年成长融入社区实践。

据介绍,双方将充分发挥岭师的办学优势和赤坎的资源禀赋,打造“党建+团建+社区实践”工作模式,逐步建立“党委领导、团委主抓、社区组织、学生参与”的工作机制,广泛组织发动岭师590个学生团支部、35个学生党支部、2万多名青年学生深入社区、融入群众,在理论政策宣讲、青少年成长服务、爱心助困助老慈善、普法教育等方面深化合作,实现在基层治理、基础教育发展、青年就业创业等方面“双向奔赴”。

岭南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兰艳泽指出,要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以大学生社区实践为发力点,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的引领效能和“共建促实践”的目标导向,构筑校地协同育人“共同体”,为岭师大学生投身赤坎“志愿之城”“慈善之城”建设搭建新平台、激发新动能。
湛江市赤坎区委书记张向阳指出,作为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之一的赤坎,应建立健全精准服务学生需求的工作机制,打造社区实践特色品牌,让大学生走进社区有事干、干得了、干得好,实现青年人才发展与基层治理创新齐头并进,在加快打造“五新赤坎”、全力建设新时代湛江“首善之区”的征程中谱写青春乐章。

据悉,长期以来,岭南师范学院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走出校园服务基层。学校连续11年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称号,“青年云支教”作为广东唯一入选项目获评全国“共青团服务乡村振兴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