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链接:万物皆可染!这项非遗在湛江“扎”根沉淀时光之美
从千年历史长河中缓缓走来
以线结之,而后染色渲染
变化自然却又趣味无穷
这便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扎染
近年来
扎染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
进行了沿袭与改革
从传统艺术走进当代生活
让湛江百姓也得以
感受沉淀的时光之美
一扎一染,未知之迷人
扎染古称绞缬
俗称扎花
是在织物染色时
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
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艺之一

扎染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
第扎结决定成品的颜色分布以及具体的形状样式
通过布匹的叠、扎、缝
并辅以绳、皮筋、木棒等工具
将扎好的形状固定


染色决定成品是否美观
分为煮染和泡染
染色方式取决于染料的属性
需要更加细微的操作手法
加之适合的颜色搭配


面料先用开水煮、洗,去浆
然后把干净面料放到
过滤后的染液里煮20分钟
再放媒染剂里染
20分钟后扭干水分
回锅再煮重复三遍
次数越少颜色越浅

热气氤氲中闻着淡淡的草木香
慢慢浓郁的色彩孕育着
一幅意料之中却又意想之外的作品
整个过程的“不可知”是扎染最迷人之处
让非遗“扎”进日常
在粤北山区长大的谭永定
对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有着天生的亲近感
自小就跟父母上山采药
喜欢用各种药材和植物染布
任职岭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她潜心传授扎染工艺
并成为该校植物染非遗文创工作室负责人

植物染非遗文创工作室,以地方非遗为依托,意图用植物染的方式开发设计具有地方元素的非遗文化植物染文创产品,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工艺。工作室以民间艺术方向为主,开设有传统扎染、传统蜡染、传统印花等相关装饰工艺课程。


“植物染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是其它染织物所不能替代的。它朴素自然,毫不张扬,贴近人们的生活,充满人性色彩。如今,植物染已经成为中国特殊的文化象征和民族传统艺术的标志。”谭永定说。


桌布、抱枕、杯垫、壁挂、灯饰、窗帘
餐纸套、书袋、衣服、围巾……
布块经过同学们的精心打造后
斑斓的色彩和错落的扎结
专属的图案跃上各类产品
扎染兼具奇思妙想和实用功效


扎染正往扎染装饰画
现代蜡染画、扎染纤维艺术等方向发展
工艺更具开拓性

“扎染这个过程是探索也是实践,具有可观的潜力空间。如何将传统工艺结合新时代的审美再创新设计,融入现代生活中的家居、服饰、婴儿用品、旅游纪念等等,是我今后会继续探索的方向。”谭永定说。